从九月底抵达英国到现在,不知不觉也快度过了半年的时光,回首半年来的经历也算颇有感慨,便写下一些随笔与大家分享。
当出了机场,结束了日夜兼程的行途抵达的那一刻,不仅感慨:天真的很蓝,云好像就飘在头顶上,视野的尽头就是海岸线,海天一色的交汇处隐隐有阳光倾泻下来。那一刻的心情好似豁然开朗,在前往校园的路上放眼望去是看不到尽头的青草地,牛羊悠闲地的漫步着,这对于一直处于加速城市化进程环境下的我们乍一眼看见不由得感到十分新奇。
抵达城市之后,就有老师带领我们到参观这座城市重点设施建筑,我们依次参观了宿舍,教学楼,市中心以及登记办事服务地方,这里的人总是那么的热情友善,不管认识与否都会打上招呼,几乎没有人走路只顾着低头看手机,每个人都抬着头,对视的时候脸上带着友善的笑容,好像在安慰着初来此地,对一切都感到十分陌生的我们。
这里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十分新奇的,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四处张望着,看着来来往往的海鸥与鸽子似乎一点也不怕人,大摇大摆的站在路中央歪着头瞅着我们这群新来的访客。我们不断的惊叹着这里的建筑的巧妙,不像国内那般,大多数都像个四四方方的盒子,这里的建筑有着尖尖的屋檐,门框有些装饰着繁琐的花纹,时不时路过的一些教堂屋檐更是高高耸立着。街角墙面上喷涂着张扬的涂鸦,墙壁被粉刷成各种颜色,但大多数还是以莫兰迪色系为主,显得那么的端庄。
就这样,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来熟悉整座城市,当然仅仅一天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一路上给我们也带来了太多惊叹,见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水果,以及发现这里人对蔬菜的选择远远没有中国那般种类繁多,大多还是以生菜,卷心菜为主。也惊叹中超的价格,在国内不起眼的一瓶老干妈在这里换算一下要几十块钱。以前校门口小卖铺的零食到这里身价直接翻了几番,到这里我们才惊觉,我们已经变成了外国人,以前的零食都成为了进口零食。晚上大家一起在街头的火锅店聚餐,老板也是中国人,跟我们学校的老师也算个熟人,这一晚,大家聚在一起把以前国内的陈年旧事提了又提,我望着锅内升腾的热气,只觉得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了起来。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说不紧张是假的,全班目前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在完全陌生,语言有障碍的情况下,难免当下充满了胆怯,但好在大家都十分的友善,老师主动让所有人学习怎么读我的名字,同学在我旁边积极帮助我,知道我不懂也会立刻凑上前来帮助,时不时鼓励般的向我竖起大拇指。我渐渐感到了放松,我想在异国他乡感受到的每一份善意都值得我无比感恩。下了课,不像在国内那般只是在教室休息,这里似乎把个人时间和工作时间分得很开,下了课大家就去楼下的咖啡馆一起喝咖啡,享受午餐,是的这里中午午餐只有半小时,吃个三明治就差不多了,但下午一般一两点左右就结束课程了,可以有充足时间与家人一起享受晚餐。课堂上我也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五湖四海思想的冲击,教室里,走廊上随处可见大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大多使用鲜艳的色彩和辨识度很高的字体给人带来强烈的情绪感受。同时可以看见他们背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这里学术严谨是最为关键的,你发表在作品里的每一句观点都需要找到合理的支撑证据,并且要表明出处,要学会用批判的思维辨别真假学术信息。只要你有合理的证据,甚至可以说服老师,让老师改变对你作品的看法,在这里每个人的作品都是鲜明独特的,老师所做的只是鼓励学生们积极探索,第一天项目经理就跟我们说,她很少给同学关于作业的建议,这是你们的作业,你们有着全部的掌控权,这一刻我好像知道我为什么会排除万难来到这里,我渴望着一个可以由我主宰,肆意泼墨的舞台。这里允许每一个独特的灵魂肆意生长,但我同时也感激在国内稳扎稳打的教学,这成就了我如今发芽的资本。
事实证明,他们似乎将友善刻进了骨子里,迷路了会有陌生的老人家主动带我去目标地,给我看他钱包里面妻子的照片,眼中满是脉脉温情。这里的一切都不像国内那么匆忙,走个路都要忙着回讯息,他们似乎并不热衷回消息,见到了就到个招呼聊一聊,没见到就顺其自然。同时对家人也十分重视,大部分的话题离不开家人,有时候也会拉着我表示对东方的国度充满好奇。也许是这种慢节奏的生活,让他们可以更好的投入生活,你总能在街边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一些惊艳的瞬间。
这里的市集活动也是种类繁多,尤其在春夏季节,大大小小的庆祝游行,整个城市都十分热闹,游走在闹市,每个摊主都在向你热情问候,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一些手工,工艺品或者小糕点一类的,盈利大多用在慈善。印象最深刻的或许就是万圣节和圣诞节以及三月的威尔士国庆,家家户户都换上对应的装饰物,街中心摆满了快闪盒子组成的集市,各色服装的人在街边游走,每个人脸上都是热情的笑容,远处乐队在弹奏不知名的歌曲,老老少少在街边即兴热舞着,那一刻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烟火中的浪漫。
至于衣食采购方面,虽然说英国的菜谱有些一言难尽,但是这里有五湖四海的食物,种类花样并不少,因此总体来说好吃的餐厅也是不少的,不管是中餐,日料,东南亚还是西餐都可以找到口碑不错的餐厅,价格相对来说也在合理范围,服装方面如果你本来走的就是欧美或者哥特风格的话这里就是你的天堂,各种异国风情,独具特色的饰品与服装,还有大牌的旧衣店也能意外淘到不少好东西,如果喜欢那种气质简约风格,这里的商场也能满足你,只不过这些可能真的就是基础款靠你自己搭配了,网购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愿意等并且跟客服周旋的话,这里很少有有类似淘宝的集合店,大多要去一个个网站和app购物,不过完全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就是了。
以上就是我草草总结了一些来到英国之后的感想,总体对我来说受益良多,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离开了熟悉的家乡,一个人踏上征程,短短的半年时间真的学到了很多,对这些我都心怀感激,感谢我能有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这段反复打磨成长的时光,或许就是我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财富。也算是真正了解到了世界之大,一个人渺小。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以及学校可以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到这里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会更加努力,充实自我。
来自一位出国留学同学的真实感想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31日
发布者:本站